熱錢洶湧而來 安全港反成泡沫

2012071918:20
 
熱錢洶湧而來 安全港反成泡沫
編譯郭照青
安全港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名辭,代表一件資產,一家銀行或一家企業,有著穩固的基礎,既可信賴又可依靠。經歷多年金融危機後,安全港資產感覺就像暴風雨中的港口,投資人也紛紛湧向了所謂的安全港資產,如美國,德國與香港的政府公債。
 
這股趨勢的問題在於,報酬率太低,許多投資人現在已願意付錢以取得借錢給政府的權力,只因希望享有安全港的地位。在動盪時期,保本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但一位分析師說,搶進安全港行動,已將安全港資產變成了泡沫,這表示虧損可能只在轉瞬之間。
 
「沒有那個國家希望成為安全港了,」策略經濟公司創辦人Matthew Lynn周三說。
 
「瑞士與丹麥已開始抗拒,其他仍是"安全港"的資產,則變得價格離譜高估,」Lynn說。
 
「就在投資人湧向安全港時,當局就立即關上大門,否則該安全港資產就會變成瘋狂泡沫,」他說。關鍵因而就在於,要在安全港形成之前,即先行進場。
 

這一次的趨勢中,見到資金湧向瑞士--投資人幾世紀來的最終安全港,推升了瑞士法郎,卻也傷害了瑞士經濟。
 
「蘇黎士與日內瓦從來就不是便宜的城市,但是這些日子,更演變到了連買杯咖啡,都需要抵押貸款,」Lynn說。
 
瑞士法郎上漲,迫使瑞士央行進場干預,然而卻少有成效。
 
顯然,瑞士已不希望成為安全港。任何將資金存於當地的投資人,都必須面對瑞士央行一路的對抗。
 

熱錢也湧向丹麥,因為丹麥的克羅納,讓投資人有機會將資金投入一個歐洲國家,卻沒有要為西班牙或希臘提供紓困的風險。
 
「丹麥是一個小國,人口僅550萬,比倫敦還少。根本無法消化數千億歐元,為了阻止熱錢流入,丹麥當局上周調降利率至低於零水平,以阻退投資人。他們不希望成為安全港的意願,完全不亞於瑞士,」Lynn說。
 
Lynn說,
其他有過熱跡象的安全港,包括倫敦房屋市場,過去三年上漲了35%,及德國公債,投資人目前願意付錢持有的東西。
 
「無論選擇那一個安全港,總會遇到央行的抗拒,或者得支付瘋狂價格,」他說。「投資人最好在安全港廣受歡迎前,先行進場,而後看著價格飆漲。」
 

那麼現在該買什麼呢?
 
Lynn建議投入全球最大的安全港市場。
 

「美國經濟或許有著諸多的問題,如債務繁重,經濟成長也不若以往快速。但是要與世界其他也方相較,美國是一個真正的安全港,因為它夠大,不會完全被熱錢吞沒。」
 
鉅亨網 201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