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為何讓你變窮?

2012070112:40
富國為何讓你變窮?
【聯合晚報╱富達市場資訊總監 吳玉慈】
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歐洲既富裕,也潦倒。同樣地,中國既富庶,但也貧窮。
 
「已開發」一直是「富庶」的代名詞,而「開發中」或「新興」則是禮貌客套的說法,往往意味貧窮。然而金融危機爆發之後,這些稱號的含意已經改變。現在「已開發」令人想到「窮困」或「衰落」,而「開發中」或「新興」則意味「現金充裕」。即使「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或「新興國家」的劃分未變,「富國」和「窮國」的定義正迅速改變,越來越難界定。
 
這種脫鉤,部分源於「已開發」的層面廣闊,不只考慮經濟因素,還考慮文化水平、健康質素等,富裕只是其中一環。一個國家可以是已開發但未必富裕。正如飽讀詩書或許會增加你的收入,但不是致富的保證。
 
中國,富有的「窮國」
但一些已開發國家堅持自視為富裕,行徑也像有錢人;而部分開發中或新興國家,則堅持自視為窮人,也像個窮人般做事和做決策。這聽起來奇怪可笑,但這種思維模式,有助解釋各國興衰起落。
 
與其問一個國家是否為已開發,倒不如換個角度,只談富與貧。當一個富裕的國家,認為自己貧窮,而一個貧窮的國家,卻認為自己有錢,會有甚麼情況?
 
就拿中國來看,經歷了外強佔領和戰爭的蹂躪,直至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對外開放,故一直維持貧國心態。這意味中國缺乏安全感,非常謹慎,把焦點放於未雨綢繆,為緊急情況預作準備。小心翼翼管理國庫,偏向積累多於花費。這幾乎是下意識的本能,維持並捍衛本國幣值低估,藉以增進出口,帶來更多外匯。而這種窮國心態也令中國不願借錢,特別是對外貸款,避免因債務被別國或他人操控。
 
過去30年,這種窮國心態,使中國長期保持強大的國際收支平衡,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外匯存底,在全球金融危機發揮效用。在生活水平方面,中國可能還不算富裕發展,但在國庫的財力而言,它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希臘,貧窮的「富國」
另一方面,在西歐許多國家,並沒中國類似的經歷。甚至在二次世界大戰造成龐大的經濟損失後,一些傳統的已開發國家仍然維持根深蒂固的「富國」心態,保持習慣了的消費和生活方式。當這些國家的生產和出口不足以維持他們的高生活水平,便開始提高內外借貸,彌補財政赤字。
 
在生活水平方面,大多數歐洲國家仍留在「已開發」的層面--基本生活必需品,諸如水、電、通訊、教育和醫療保健,對一般市民,都是一應俱存。但在國家財政層面上很多卻陷入貧窮,甚至陷入危機。希臘和西班牙激增的失業率即表明,未來幾年,民眾將痛苦接受降低的生活水準。富國的心態行徑,追不上衰退經濟的現實。
 
這並不是說,中國的窮國心態絕對占優勢--它也有自己的一套問題。中國不再是窮國,但也尚未成為已開發國家。過度儲蓄剝奪了民眾享有更高的生活水準和發展潛力。此外,當一個國家為財政感到不安時,它可能不是過於保守,便是過於進取。過於保守,可能導致儲蓄閒置或投入在極低風險的投資,而極低收益的工具,恐致盈餘被通貨膨脹侵蝕。另一方面,過於進取,想藉由投資於高風險項目趕上其他富裕國家,可能會適得其反,造成損失。
 
投資,要看清誰窮誰富
因此,當國家的心態不能隨著經濟現實漸漸改變,當行為是基於主觀歷史標準,而不是客觀條件,他們將為自己製造不同的問題。但對於許多國家,改變心態和行為需要費點勁,可能激發不安或恐懼,尤其是變化有時意味損失。這也解釋為什麼歐洲財政困難國家經過這麼久才面對和承認問題--因為債台高築,迫不得已,它們最終還是要低頭。這也是為何人民幣終於升到目前水準--因為中國需要降低通貨膨脹壓力。這兩種情況,都告訴我們:現實最終會讓人或是國家改變心態及行為模式。當然,進行投資,要二擇其一,做何決定,答案應再明顯不過。
 
2012/06/30 聯合晚報


小江感想:
人最終總是要「認清現實」的,
國家當然也是一樣。
而投資更是必須要「認清現實」,
才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