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排名的迷思

2012070202:25
古今排名的迷思
于國欽


有趣的古今排名
 
■愛因斯坦說:「數學可以給自然科學某種可靠的尺度,沒有數學就無法取得此一尺度,但數學是獨立於一切經驗的人類思維的產物,因此數學定理只要涉及現實,就不可靠。」
 
■王國維曾經為詞的高下做了總評:「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自古以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喜歡排名,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以文詞聞名,人稱王、楊、盧、駱,對這個排序有人有意見,舊唐書記載:「楊炯對人說: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後。」
 
都已經被稱為四傑了,對排名還如此耿耿於懷,顯示排名確有其不可思議的魔力。「西亭畫壁」是另一則爭排名的歷史趣聞,一日天寒微雪,王昌齡、高適、王之渙於旗亭飲酒,有數位女子登樓唱詩,王昌齡說:「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詞之多者,則為優矣。」於是三人各自在牆壁上記錄詩被唱的次數。
 
計量分析評比 爭議多
古人爭排名,難有定論,有人讚嘆王勃的文章有宏逸絕塵之跡,但也有人推崇楊炯的文思如懸河注水,有人喜歡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也有人感動於王昌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
 
有趣的是,古人沒有定論的排名,如今大陸學者卻想以計量分析幫古人詩文定高下。所謂計量分析就是以古今選本、評點、論文及文學史中援引的唐詩篇數,加權計分,進行排名,一首詩出現的次數愈多,排名就愈前面。
 
結果崔顥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排名第1,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居第2,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居第3。而白居易的「長恨歌」僅名列27,李白的「靜夜思」更落居31,千古絕唱的「將進酒」、「涼州詞」皆在70名之後,而千年來感動多少人心的「遊子吟」竟連前百名都擠不進去。
 
這個以計量分析所得出的結論,非但沒有讓唐詩排名塵埃落定,反而引起更多議論;幾個月前又有人援引計量分析給宋詞排名,蘇軾的「念奴嬌」、岳飛的「滿江紅」、李清照的「聲聲慢」居前3名,而歐陽修、范仲淹、賀鑄的千古名作皆不見於10名之內,這樣的排名自然又要引來一番口舌。
 
運用計量分析替唐詩宋詞排名,本以為可以讓文人的排名有了科學的依據,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只要和人的感覺有關,這就是數學、統計力有未逮的地方。如今世界各大機構喜歡運用各種計量分析對競爭力、自由度、經商環境進行評比排名,惟各家評比的結果卻經常南轅北轍,讓人愈發不知誰說的準。

 
幸福量化排名 意義不大
就以2012年IMD與2011年的WEF兩份競爭力評比來說,在IMD排名第1的香港,在WEF排名落至第11,而在IMD排名第27的日本,卻在WEF排名第9,惟兩份報告皆顯示台灣遙遙領先南韓,這些評比讓人愈看愈糊塗。
 
如今不僅競爭力、自由度要排名,連幸福都要量化加以排名,馬總統在年初指示主計處編製國民幸福指數,但問題是幸福能量化嗎?這樣的排名有意義嗎?
 
愛因斯坦曾說:「數學定理倘涉及現實,就不可靠,而當它可靠時,則與現實無關。」那些對統計排名深信不疑者,宜深思這席暮鼓晨鐘的談話。
 
2012-07-01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