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富有的人

2012080213:51
 
台灣最富有的人
【聯合報╱朱宗慶】
日前南下拜訪奇美集團創辦人、奇美文化基金會許文龍董事長,覺得許董事長異於其他傑出企業家,顛覆一般人對成功企業家的印象,讓我驚訝之餘,還有滿滿的感動和敬佩。
 
奇美文化基金會有台灣規模最大的民營博物館和全球首屈一指的小提琴收藏,自廿年前成立以來,即提供民眾免費參觀,小提琴也免費借給演奏家和學生,征戰各地音樂會和音樂大賽。令人感佩的是,
許董事長從來不認為奇美博物館的文物是他的私有財,而是全世界人類共有的財產,奇美文化基金會只是代為保管的單位;這些藏品不為買賣,而是將對文化的愛好無私分享給更多人,甚至讓世界看見台灣。
 

奇美博物館的文物包羅萬象,涵蓋繪畫、雕塑、樂器、兵器、古文物、自然史等六大類,展出內容要讓老年人和小朋友都看得懂,因為奇美博物館是為大眾所設立,藏品也多以「具象寫實」為主,不會有看不懂的問題;專家學者亦對其質量可觀的典藏讚譽有加。平民化與生活美學的理想實踐,無時無刻在奇美博物館上演著,看著阿公阿嬤、推著娃娃車的父母、研究人員恣意遊逛停駐,現代人與人類文化遺產就這麼自在互動著,一邊欣賞,一邊感受心靈的觸動。
 
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耐心和親和力同樣令人心曠神怡,在自然史展區感受特別深刻。小朋友對鳥類、蝴蝶和動物有濃厚的興趣,看到栩栩如生的標本容易興奮,還好有工作人員的引導與解說,讓大人和小孩都能依序看到想看的標本。為維持觀賞品質,博物館是採預約參觀的方式,每天以一千五百人為限。
 
許董事長對藝術的推廣不遺餘力,十分熱愛音樂和美術,畫畫、唱歌、拉琴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小提琴外,對曼陀鈴也有涉獵。曼陀鈴相對於小提琴,具有容易入門的特性,許董事長也免費提供愛好者或捐贈給年輕學子學習;另外,他堅持
「聽得懂的音樂、看得懂的畫」才是存在生活裡的藝術,才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許董事長和我的對話從「你有在打鼓嗎?」開始,然後便拿琴出來拉,好像置身在他的家庭音樂會;他的辦公室有油畫、樂器,讓訪客的心情不由自主輕鬆起來,做為一位藝術教育工作者,生活與藝術的結合一直是個重要的課題,那天午後我親身目睹最完美的典型。許董事長還提到,他當學生的時代,音樂課不能不上,現在反而不是這樣;
我們的教育制度是要訓練孩子成為讀書機器、錄取理想大學,還是培養他們身心均衡發展、懂得生活的能力,這個問題將隨十二年國教的爭議繼續發酵。
 
迄今舉辦廿四屆的奇美藝術獎,資助年輕的藝術創作者和音樂演奏家一年,讓他們專心致力於技藝的精進。今年五月,許董事長把耗資十三億、即將完工的博物館新館捐給台南市政府,這樣不計代價、全面性的投資文化公益事業,挹注南部藝文資源,充分展現對其企業版圖獨特的布局與策略。
 

許董事長樂於分享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將捨與得之間的人生智慧發揮到極致,已臻藝術之境。許董事長不是首富,卻可能是台灣最富有的人。
 
(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2012/08/01 聯合報】
 
小江感想:

或許因為心靈的富有程度無法量化,
所以我們只能以擁有金錢的多寡來界定富有與否。
但這種表面的界定對我們的人生其實沒有太大的幫助。
因為要擁有好的人生,
除了要身心均衡發展,
更要懂得享受生活。
就像許文龍董事長一樣,
他不是首富,
但他享受品味生活的方式肯定比首富還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