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何時休

2012072510:07
 
歐債危機何時休
(來源:產業雜誌)
歐債危機自前年5月爆發以來,已經歷兩年,不但看不到解決的跡象,甚至愈演愈烈。纍計至目前為止,已有四個國家靠著紓困暫度危機。歐元區若因危機的持續深化而陷入更嚴重的衰退,將會惡化全球經濟增長,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勢必也會受到打擊。歐債危機的根本解決,既需要歐元區自身的財政治理的改革、債務危機國家的結構改革,也需要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而這種改革,可能是條漫長的道路,全球的人們,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歐債危機自前年5月爆發以來,已經歷兩年,不但看不到解決的跡象,甚至愈演愈烈。做為歐元區第四富裕國家的西班牙,也因受到舉債成本急升,銀行體系資金外逃,房市與工資泡沫破滅等影響,銀行爆發了迫切危機。雖然歐元區已同意給予西班牙1,000億美元的金援,但專家估計,這隻是杯水車薪,西班牙的未來還將十分坎坷。
 
累計至目前為止,歐洲國家已有四個國家靠著紓困暫度危機,但並沒有解決歐債的根本問題。觀察家認為,這是歐洲繼1929至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之後最嚴重的考驗,也將使由盛而衰的歐洲整體力量段次重擊,經濟更加衰退,社會秩序更為動盪。
 
這個曾經主宰世界三百年、對亞非國家橫徵暴斂的古老土地,現在正付出重大代價中。
 
歐債危機是如何發生的
歐債危機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在歐元區這個曾經代表人類理性、科學、藝術等文明重大成就的地區?
 

如眾所知,一個國家要辦教育、造馬路、蓋醫院、設路燈等,都需要錢,一般國家的收入大多靠稅收而來,但如果稅收比預算支出少,也就是入不敷出,不足的部分,就必鬚髮行政府公債來支應,簡單來說就是借錢度日,寅吃卯糧。
 

借錢是要還的。但當國家借錢借到超過還款能力時,債務國與放款國家或銀行就是命運共同體了。借錢國家在無法提高稅收、撙節開支的情況下,兩手一攤,不是要求延期還款,就是要債務打折。
 
當初購買這些公債的,多半是分佈在全球的金融機構,尤其是歐美各國的銀行、投信公司,歐洲國家的債務違約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就是這些銀行。銀行如果因此倒閉了,與這些銀行往來的企業和個人的資產都會受到波及。經過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之後,全球景氣便會陷入蕭條。
 
累計自2010年5月至今,歐洲國家已經有希臘、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靠紓困度過危機。
 
希臘過去大量舉債以擴張公共支出,因金融海嘯、富人逃稅、公務員薪資偏高等問題而使政府負債沉重,歐元區已挹注了2,400億歐元。
 
愛爾蘭是因房地產泡沫破滅使經濟陷入衰退,銀行呆帳遽增、虧損嚴重。
 
葡萄牙也因政府支出過多,經濟疲軟,競爭力不足,政府債臺高築而無法償債。
 
至於西班牙,不久前還是歐元區第四富裕國家,人口4,700萬人,經濟規模1.4兆歐元,占歐元區總產值的百分之十一。
 
這樣的一個國家,在歐元上路後因利率大幅下降,銀行業拼命放款,建築業及民眾大量借錢投入房地產,連歐洲北方國家,也南下來這片陽光地帶買房子,造成房地產泡沫現象嚴重。1996年到2007年,房價上漲了兩倍。
 
全球金融海嘯以後,西班牙房市泡沫破滅,營建業崩潰,許多人失業,無法償債,房價重跌,銀行無法收回貸款,引發銀行系統風險。
 
撥款紓困只能救急無法救窮
歐元其他國家為維持歐元區金融安定,以德法為首的成員,透過撥款紓困或是債務減免的方式,金援這些國家,希望把情況控制住。
 

但像許多財務危機的人一樣,幫助他只能救急,無法根本性的救窮。這些紓困當然短期有所幫助,免於立即倒閉,但是否能完全堵住缺口,卻沒人有把握。
 

使問題更為複雜的是,這些出手救援的歐元區國家,並非毫無條件當濫好人,他們必須面對國內的壓力,民眾難免會質疑為何要花錢去救那些難兄難弟。
 
同時,借錢出去的國家,要求被紓困的國家要撙節開支,例如大幅刪減政府支出、公務員減薪、減少退休金及失業補助、提高稅率,有時卻甚至會引起債務國民眾強烈反彈,似乎是借錢不還有理。
 

現在,歐元區的命運已經緊緊的綁在一起,在同一個救生艇上沉浮。如果再不小心,整個歐元區向下沉淪,也令不人意外。
 
造成今日後果的歷史因素
造成今日的後果,有其歷史因素。
 
雖然歐盟1999年初進行歐元區整合時,要求成員國必須遵守馬斯垂克條約與「穩定成長協定」之規定,對於匯率、通貨膨脹率、長期利率、預算赤字,與政府負債等須有「整合標準」。但部分國家本就有長期債信紀錄欠佳並與銀行隱匿做假的情事,這些原因加上美國金融海嘯,及國際投機客也趁機狙擊,而造成歐洲債務危機的浮現。
 
進一步而言,
1999年初成立歐元區時,原是希望能透過「貨幣聯盟」組織,加速促進「政治聯盟」組織更密切地結合,但「政治聯盟」涉及主權及財政等複雜問題,不容易有進展。因此,就以貨幣聯盟的方式,邊走邊看,期待有一天能由經濟的統合走向政治的統合。
 
但是,這種貨幣整合,在經濟繁榮或承平時期,歐元區部分成員國就可利用資金寬鬆與財政散漫之便,而以遠較其本國原使用貨幣強勁之歐元,及遠比過去為低之利率大量發行公債。
 
這些公債近年陸續到期,尤其是金融海嘯後,各成員國又必須擴大財政支出以拯救其本國之銀行系統與刺激經濟,各國之預算赤字與政府負債再度攀高,使當初整合之組織結構性缺陷終於現形。
 

歐元區設計的重大問題,是只有統一貨幣但沒有交出課稅權,這個先天上之缺陷,造成國家財政紀律散漫,這是造成歐債信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大量舉債,造成景氣繁榮的假像,而值此全球化時代,資金移動自由而快速,當外資撤走與泡沫破滅時,國內需求大減,造成物價下跌而使企業利潤與國家稅收同時減少,並使薪資降低與失業增加,社會動盪加遽,這也是當今西班牙的寫照。
 

現在,西班牙街頭充滿著無法還款的空屋,這些空屋為失業民眾佔住,失業人口達百分之二十四,這些都隱藏了重大的社會動盪危機,讓人對未來的西班牙以及歐元區擔心。
 
觀察過往的歷史,這種擔心並非杞人憂天。
 

當年的經濟大蕭條的原因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都與金融秩序失控及失業有顯著關係。一次世界大戰後,1919年簽訂和約,兩年後,大量的貸款協助德國重建,1924至1928年,各國對德國資金流入,造成德國為戰後復甦最快的國家。當時邱吉爾還樂觀的預期,「未來三十年和平可期」。
 
但是,誰知這種復甦是假像的復甦,全球資金流入剌激經濟,短期間固然造成了繁榮,吸引了全球百分之八十資金的投入。但消費與生產並沒有取得均衡,以致企業家在賺到錢後,把資金投入欣欣向榮的美國華爾街股市。
 
大量資金的投入美國華爾街,墊高股價,形成泡沫,等到泡沫破滅時,德國因資金的流出,受害最為嚴重,乃使納粹黨有機會掌權,在執行計畫型經濟安定國內情況後,進一步以對外侵略做為維持政權的方法,終於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次大戰歐洲各國所犧牲的物力及人命,難以勝數,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自我性毀滅,歐洲也從此走下坡,將主導世界的地位交給美國,造成今日美國的世界獨強,歐洲則變成「昔日王謝家」,在危機中追懷輝煌的過去。
 
從1929年的大蕭條及二次大戰的原因中,我們看到許多與現在類似的因數,像失業率居高不下、泡沫破滅、金融秩序失控等。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是不是可以從其中得到教訓?
 

現在的國際經濟互動與1920年代已經大異其趣,對全球經濟的安定,有利也有弊。利的方面是,各國之間更為密切的合作與協調,經濟理論與模型也更有助於政府做出正確的決策。但缺點是,全球化造成蝴蝶效應,更容易引發連鎖反應。
 
所謂蝴蝶效應,是指在南美洲雨林區的一隻蝴蝶,揮動翅膀,可能造成其他國家的風暴。金融自由化後,資金流動量更大、速度更快,凡此,都加重了世界經濟秩序的不安,甚至引發不可測的風暴。
 
歷史經驗顯示,人類的命運已走到轉折點,可能需要靠更多的智慧與相互協助,才能度過難關。中國大陸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扮演重要角色,這個時候,中國大陸的態度就極受關注。
 
中國大陸雪中送炭
中國大陸政府表態,要加大參與解決歐債問題的力度。此舉無疑是雪中送炭,最直接的是首先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應對發生積極作用,使得危機國家能夠以較低利率獲得流動性援助,讓那些高債務負擔率和高赤字國家,贏得較多時間進行結構調整。
 
其次,也可以減輕歐元區主權債務尚未受到危機衝擊的國家的救助負擔,因而會減少已經發生危機國家向其他國家的傳染。
 
過去兩年來,為了救助危機國家,那些原本相對健全的國家,也受到了一些不利影響。如最近惠譽就降低了法國的主權信用評級,而這對歐債危機的解決前景蒙上了濃重陰影。
 
同時,
若歐元區外的國家能夠大量參與歐債危機的救助,無疑會直接提升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和地位。若中國大陸需要將部分美元儲備換成歐元來援助歐債,又會在有限程度上提振疲弱的歐元。提高歐元在國際儲備中的地位,建立對稱的國際貨幣體系,一直是歐元的設計者們以及過去的首腦們所追求的重要目標。
 
但是,大陸對於金援歐洲,也相當小心,即使歐元區各國希望中國大陸更大規模地參與應對歐債危機,中國大陸直接去購買危機國家的政府債券,並不是合適的選擇,否則,對歐債危機的救助就變成了只是中國大陸與危機國家之間的雙邊關係,一旦危機國家政府真的違約拒不償付,中國大陸將承受巨大的損失。這樣的救助方式,風險奇大,收益卻很小,所以中國大陸一直對參與歐債危機救助很謹慎。
 
歐元區若因危機的持續深化而陷入更嚴重的衰退,則會惡化全球經濟增長,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勢必也會受到打擊,這是全球化的代價。
 
儘快穩定歐債危機,才符合全球經濟增長與發展的需要。
 

但歐債危機的根本解決,既需要歐元區自身的財政治理的改革、債務危機國家的結構改革,也需要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畢竟,歐債危機不過是次貸危機在美元貨幣強權下的延續和轉嫁而已,而這種改革,可能是條漫長的道路,全球的人們,可能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
 
(文:謝明明)
 
(來源:《產業雜誌》 2012年7月)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