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各國積極尋求提振經濟新政策

2012080713:57
 
看各國積極尋求提振經濟新政策
工商時報社論
根據最新公布的7月份經濟數據,中國和印度7月製造業增長雙雙放緩,而日本出現自去年地震及海嘯以來最糟糕的表現,韓國出口也出現今年最大跌幅。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影響歐洲經濟其實已有一年多,但現在才真正使得亞洲出口商品大幅下降。這不禁令人想起美國的次貸風暴發生一年後,導致2008年9月之全球金融海嘯。
如今亞洲各國出口的大幅滑落,接著勢必使亞洲各國的經濟成長停滯。
 
至今距離金融海嘯將屆滿4年,回顧這4年間,不僅歐美先進國家,亞洲各國尤其是中國大陸,無不全心全意提出政策措施,避免全球金融體系的崩潰,並進而維持世界經濟成長,避免陷入衰退的局面。舉其大者,包括美國的二輪貨幣量化寬鬆政策,歐洲的資金挹注措施和中國大陸4兆元人民幣的擴大投資措施。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的確很快的恢復世界金融秩序,經濟景氣也從谷底回升。其實從台灣這幾年的經濟成長率,就可以看出其與世界經濟變化連動的軌跡。從2008年至2011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分別是0.73%、-1.81%、10.72%、4.03%。除了2009年負成長外,2010年則是出現10%以上的驚人成長。失業率方面,自2008年至2011年分別是4.14%、5.85%、5.21%、4.39%。把金融海嘯所帶來的痛苦一掃而空,甚至以為全球和台灣又回到應有的成長軌道。
 
然而2010年希臘開始暴露主權債務危機後,至今歐洲的債務危機只見不斷的擴大,其間德國和法國等核心國家,雖然經過幾次努力,緩和了希臘、西班牙和義大利的急迫債務違約危機,而使金融市場屢屢從高度緊張的氣氛中,再度回歸平靜,然而就在看似平靜中,風波又再起。猶記去年秋天以後,歐盟高峰會努力協調,終於排除了今年第1季歐豬5國的債務高峰危險期,因此全球市場有了復甦跡象。然而第1季尚未結束,希臘的債務危機再度惡化,而其必須撙節財政支出,才能獲得紓困,已是必然的結果。不僅希臘,其他債務高築的國家都必須如此,因此歐洲經濟的萎縮幾可確定。
 
最近歐盟公佈歐元區6月失業率創下新高,顯示歐債危機已對歐元區造成全面性的傷害。歐洲統計局公佈歐元區6月的失業人數,較前月增加12.3萬人至1,780多萬人,是1995年開始記錄以來的最高數字,失業率也來到11.2%,同樣創下新高。其中德國勞工部公佈7月失業率,從6月的6.6%上升至6.8%,是連續4個月上升,顯示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也正失去成長動能。
歐洲各國政府削減財政支出和加稅,雖然是為了控制債務水準,但也同時減弱民眾與企業的信心,歐元區半數成員國經濟已陷入衰退。
 
在此同時,中國製造業活動7月也下降,官方的採購經理指數(PMI)從6月的50.2微幅跌至50.1,仍僅略高於50這一分隔擴張與收縮的門檻。另外,日本7月的PMI下降兩點,至47.9。許多亞洲經濟體的國內經濟也在減速,其中台灣經濟第2季經濟已出現負成長。另外,韓國7月份出口較去年下降8.8%,是今年最大幅度的月度下降。至此
亞洲各國終於發現,過去4年經濟的復甦,原來是建立在美國的印鈔票政策和歐洲國家的借錢消費政策,亦即所謂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如今美國對於印鈔票採取審慎態度,歐元區國家則要節省支出,以出口為經濟成長主要動力的亞洲國家,當然無可避免的受到衝擊。
 
全球同步放緩的經濟指標,讓市場對於美國聯準會(Fed)和歐洲央行又重新有更大的期待。不過周三的Fed決策會議並未提出任何新的振興措施,只在會後聲明中暗示,待情勢需要就會推出措施。周四歐洲央行決策會議亦然,並未再調降利率,只表示會在市場購買公債,都讓市場人士大大失望。其實官員和有識之士均了解,
過去4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確扮演了刺激經濟的重要角色,然而也帶來了副作用,未來的運用必須極為謹慎。因此要像過去4年,經濟從谷底翻身的經歷已不可能,取而代之的反而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外的措施。至於是什麼?那就是各國政府和人民智慧的最大考驗了。
 
其實過去幾年美國除了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引起全球關切外,美國政府也在做一些努力,因為是屬於長期措施,很少被各國重視。例如2010年3月歐巴馬發布的「出口倍增計劃」(National Export Initiative, NEI),其主要目標為支持業界對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再者去年下半年,美國政府啟動AMP(先進製造業夥伴關係,Advance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振興製造業計畫,於4年間投入5-10億美元推動,並包括了許多稅負優惠措施,甚至還有「就業回國法案」(Bring Jobs Home Act)的提出,透過稅收減免幫助企業彌補因遷移生產業務回國而產生的成本,其目的無非是吸引製造業回流。因為美國政府了解,留住製造業者在國內,才能真正降低失業率。美國是世界經濟的龍頭,其產業政策已在漸漸改變,過去台灣電子業的蓬勃發展,就是因為搭上美國電腦產業的革新,如今又走到了一個新的轉捩點,此時我們更需要對美國的產業政策寄予更多的關注和了解。
 
2012-08-05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