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迫近財政懸崖

2012072402:22
 
美國正迫近財政懸崖
工商時報社論
今年初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提出警告,美國將於2013年面臨相關措施到期,且須大幅刪減財政支出的困境,即所謂的「財政懸崖(fiscal cliff)」問題。4月聯準會(Fed)於會議紀錄中指出,希望國會盡快針對該問題研擬因應對策。6月7日Fed主席柏南克更直言,財政懸崖為經濟復甦過程中的重大威脅。若該項風險轉為事實,將傷害美國經濟的復甦。此外,風險是否發生的不確定性,亦將會為民眾與廠商的信心帶來負面影響。
 
財政懸崖係指,若2012年底到期的薪資稅減免及失業補助周數延長法案不獲展延,或政府債務比上限無法提高,則依照現行法律,2013年會計年度美國財政赤字將大幅減少6,070億美元,相比於近幾年每年攀升的赤字水準,2013年赤字將如懸崖般陡降。此雖將有助美國財政體質的調整,但對2013年經濟將產生不利影響。直言之,財政赤字的改善,主要來自2001與2003年小布希政府的企業優惠稅率、2011年底延長的失業救濟金補助以及薪資稅減免等將於2012年底正式到期;2011年因特別委員會(super-committee)協議破局而觸發的自動刪減機制,亦會在2013年1月1日起開始啟動。前者雖有助於增加政府稅收,但將提升廠商與民眾的稅務負擔,再次削弱已經乏力的民間消費與投資成長力道;後者則將刪減政府支出,恐進一步挫低經濟成長。
 
美國國會預算管理局(CBO)的報告顯示,假使財政懸崖發生,2013年美國經濟成長恐僅剩0.5%,其中上半年經濟將轉向縮減1.3%。然其影響不止於此,對於2012下半年亦有損害,主因消費者與企業信心恐因財政懸崖而趨於不振,部分民眾將提前減少生活相關支出,削弱民間消費力道,企業則將因而減少生產與投資並保守雇用人力,妨礙美國經濟延續溫和擴張態勢。
 
財政懸崖的議題突顯目前美國經濟疲弱,亟需其政府在低利率時期,持續以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支撐有效需求不足的經濟。但金融海嘯後,美國政府面臨債台高築的問題,也迫切需要一個可信的中期財政整頓計畫,維繫市場信心。然而,
自2010年期中大選民主黨喪失眾議院多數席次以來,美國政府制定政策的效率即明顯下滑,致始終無法提出一個具有中長期願景的財政計畫,代之而起的是一次次短視的過渡性法案,2013年初可能發生的財政懸崖問題就是這兩年國會僵局下的產物。因此,除非兩黨能提出一個通盤的中長期財政計畫,否則在2012年最後一刻通過避免發生財政懸崖的法案,並不代表財政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回顧2011年中美國身陷財政僵局,雖然國會於8月2日順利調升債務上限,但因中期財政整頓計畫不明,致8月5日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基於財政整頓計畫不足以維持美債中期穩定且美國決策品質下滑為由,將美國長期主權債信評等由象徵無風險的AAA下調1級至AA+,並一度引爆市場恐慌,當天S&P 500指數狂跌6.6%,創金融海嘯後單日最大跌幅。
 

今年11月6日美國將舉行第57屆總統選舉,同時全眾議院與1/3參議院的議席亦將改選。在選舉的考量下,與財政懸崖相關的政策討論恐要到選後才會有明顯進展。至目前為止,兩黨透過建設性的討論以取得共識的可能性值得存疑。首先,共和黨主張應保持低稅率政策,並減低國防開支刪減幅度,以降低對經濟影響。歐巴馬總統雖未反對再次延長小布希政府的企業稅率政策,但卻要求對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民眾課徵不低於30%的稅率,也就是所謂的「巴菲特規則(Buffet rule)」,而此部份是堅決反對增稅的共和黨所無法接受的。其次,扣除聖誕假期,美國總統大選後距觸發財政懸崖的相關措施生效日的可協商時間僅剩7周,故共和與民主兩黨要對相關政策達成共識的時間極為緊迫。此外,選舉結束後,國會將處於俗稱的「跛腳鴨會期(lame duck session)」,也就是新舊議員交替的過渡時期。一般來說,於正常會期無法通過且具有爭議的法案,於跛腳鴨會期通過的可能性亦不高。雖然至今包含標準普爾在內的各信評機構仍普遍預期,兩黨應能順利化解歧見,推出相關法案來降低財政懸崖所帶來的衝擊。但考量到兩黨至今仍存在根本性的歧見以及可資國會討論的時間不足,美國能否適時地推出一個同時具備中期財政願景且避免財政懸崖的法案,實在令人擔憂。
 
綜上,共和與民主兩黨必須捐棄己見,透過建設性的協商,就美國未來10年財政方向提出具體的方向,才有辦法填平塌陷眼前的財政懸崖。
 
2012-07-23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