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的「良心」在哪裡?

2013052603:28
專家的「良心」在哪裡?
我是有錢人-迷思385》李雪雯
當這個社會著詐騙案件越來越多、許多人原本就被「教育」:不該輕易將自己的錢,轉往不值得信任的人之際,又怎麼會單純因為他(她)是某某金融機構的理專或顧問時,就傻得一次把所有錢都交給對方打理?
 
這幾天,一則「不賣便當給菲勞」的造假新聞,在社會上掀起波瀾。在所有媒體及上萬名網民瘋狂報導及轉載之後,居然峰迴路轉且戲劇性地出現「一切都是杜撰、聽說」的結果。
 
雖然根據媒體報導,原本「只是聽聞,卻用第一人稱」發文的董小姐,因為被網友「人肉搜索」後,遭到任職的公司「辭退」;至於造假新聞及提供「假便當店老闆」給報社的鄭性記者,則是遭到報社的開除處份。
 
但是,如果真要認真檢討小錯及大非,則不是記者身份的董小姐,錯誤還不至於該被網友「人肉搜索(根據目前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定,這是明文禁止且會違法的)」到連在哪家科技公司任職,都被掀得非常徹底的地步。
 
董小姐不但因為這項完全與工作能力及表現無關的事件,而「丟掉了飯碗」。甚至,還有律師表示,她這行為不僅已經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而且有觸犯《刑法》「加重誹謗罪」,甚至是構成「恐嚇危安罪」的疑慮。
 
至於造假新聞,甚至是找來假便當店老闆給主管「求證」的鄭姓記者,不但被解職得「一點都不冤枉」,也可以說是完全的「罪有應得」。這是因為身為媒體從業人員,不管他是在哪一種「載體(media)」上散佈,客觀公正且真實的報導是最應該,也是唯一必須要遵守的要件,這裡面絕對不能有一點模糊的空間與灰色地帶。其中唯一「逃掉」的,大概就是也沒有盡到「查證」之責,且將所有內容全數轉載並「大加報導」的各個新聞媒體。
 
然而,便當文事件又與本期專欄有什麼相關呢?這就要提到最近一陣子,筆者頻頻被問到對一則財經媒體封面故事報導的意見。這則報導是講述一位63歲才第一次投資的退休且中風中年人士,「勇敢拿自用住宅抵押貸款」並投入月配息基金之後,目前每月可以獲得9萬元的基金月配息,支付退休後的生活費及醫療開支。而在這篇文章的標題之後還特別註明著「XXX的故事,值得所有為退休金擔憂的人學習」。
 
為什麼這樣的故事報導有問題,因為首先,這篇封面故事裡的做法不僅風險極大(因為當市場行情反轉直下時,投資人在「月配息金額」方面會「縮水」),更有可能連本金都無法100%保全。
 
其次,文中提到的投資月配息基金的「本錢」,居然是來自於「儲蓄險保單借款」與「將自己住的房子,用女兒的名義向銀行借款700萬元」的方式來達到。這等於是將槓桿操作,拉到的最極限。這樣的方式,絕對不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或大力推薦的投資理財正確觀念。
 
再者,不論媒體的閱讀者是多是少,但媒體會拿這樣風險極大的故事來當封面故事,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為這樣的投資行為進行「背書」。但問題是:這樣的故事是風險極大。
 
也許讀者會說:「許多專家或媒體也天天在『報明牌』,這媒體如此報導,也沒有什麼大奸、大惡吧」。但讀者不要忘了,這次報導的內容並非「單一標的是否值得投資」的問題,而是「教導一種過於集中風險的投資理財模式」,可以說已經完全全違反了一家負責任的媒體,應該勸導民眾分散風險、儘量避免高財務槓桿操作的良心與責任。因為道理很簡單,有人這麼做或許不會出任何差錯,但一旦投資人有任何損失,這責任該由誰來負?
 
回到本專欄一開頭所提到的「便當文」事件,該文之所以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很大比例的原因就在於「媒體的爭相『報導』」,讓民眾誤以為「既然有媒體的『背書保證』,那就是值得信賴的新聞與正確的學習標竿」。
 
事實上,不要說財經媒體必須有良心與責任,所有被投資人大眾稱做「專家」的人,也是不能自外於這個大前提與原則。例如5月18日的《聯合晚報》上,也刊出一位「14年錢投資20萬元,最後只剩下5萬元」的案例。報載這位住在台中,目前身為公務員的阿敏,原本是想拿這20萬元存定存,當作兩個剛出生女兒的「成年禮」。
 
沒想到,在銀行理專建議各投資10萬元在科技及電訊基金之下,不但沒有達到「錢滾錢」的結果,錢反而越賠越多,14年後贖回後只剩下不到5萬元進入帳戶裡…。
 
老實說,在這個越來越重視投資理財的社會,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投資案例在媒體版面上出現。其中有不少成功的,當然失敗的例子也不少。過去,筆者也曾經訪問過不少的專家,以及具有成功及失敗經驗的一般大眾,詢問過他們「一位好的專家,到底應該具備哪些特質」?以下是筆者自己的心得,以及歸納整理自這些人的結論:
 

首先,真正的專家是務實而穩健的。他絕不會譁眾取寵,專門用一些極端(例如高得嚇人的投資報酬率)、誇張(例如風險過高或走旁門左道),以及短線論英雄(例如這五、六年的時間看起來是成功,但仍未到最後蓋棺認定的時刻)的話題,而是務實地告知民眾:想要安全地達到各項人生理財目標,應該要採取按步就班的方式,而不是抄捷徑的做法。
 
其次,專家一定會透過資產配置的方法,幫投資人分散風險,而不是「集中風險」。他不會一次就要你交出所有資產,然後一股腦全投資在單一或唯二的標的之上。就以「投資基金20萬變只剩5萬元」的情形為例,就是因為自認為專家的理專,並沒有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幫投資人「分散風險」。
 
也許,當初那位理專的心裡想的是:先別管客戶這20萬元是不是所有資產?是不是應該先考慮長期投資在穩定、風險較低的投資標的上?現在有最看好的標的,不立刻全額投入更待何時?就算需要波段操作,先等這一波賺到了之後,再把錢轉到其他更佳的投資標的上。
 
然而,正因為這世界有太多「有錢難買早知道」的問題,
如果每一位專家都能看得懂、又看得對行情,這世界也許就不需要太多幫專家「換副眼鏡」的公司存在。
 
如果專家能夠幫助民眾預先做好資產配置的計畫,先穩住安全性高的核心資產報酬率「基本盤」,「先求有、再求好」,也才能讓投資人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不敗優勢。不至於因為臨時撲來的風險,既讓投資人措手不及,也造成嚴重的虧損。
 

再者,真正的專家不會鼓動民眾,把錢投資在自己不熟悉的商品。他應該是先要把你教會,再開始投資的人,而不會在投資人不清不楚的情況下,就把全部身家財產進行押注的行為。
 
第四、真正的專家會注意並尊重投資人的屬性不同。他不會拿甲投資人的成功案例,要乙投資人照章行事辦理,因為他深知每個人的投資屬性與風險承受度是完全不同的。同一套投資策略,並不適合每一位投資人。
 

第五、真正的專家或有不準,但一定會幫客戶堅守「停損」的底線。他的預測也許不一定準確,但卻會負責任且有紀律性地幫客戶執行停損的動作,而不是在客戶最徬徨無助時「消失不見」。
 

第六、真正的專家永遠不會先告訴民眾「投資報酬率有多高」,而是會先提醒投資人各項風險有多少?從歷史數據來看,短期要達到極高的報酬率並非不可能,但其關鍵在於「隨之而來的風險到底有多高?投資人敢不敢或能不能接受得了」?
 
最後,
觀察專家是一項「日久見人心」的工作,專家的信用來自每一次「以客為尊」的累積。當這個社會著詐騙案件越來越多、許多人原本就被「教育」:不該輕易將自己的錢,轉往不值得信任的人之際,又怎麼會單純因為他(她)是某某金融機構的理專或顧問時,就傻得一次把所有錢都交給對方打理?
 
2013/05/23
 
小江感想:

雖然這篇文章表達的我沒有全都認同(前半部分為主),
但後半部作者大部分的觀念我是認同的(開始有用顏色標註的後面)。
小江對其中的一段話特別有感覺:

真正的專家不會鼓動民眾,把錢投資在自己不熟悉的商品。他應該是先要把你教會,再開始投資的人............
因為我好像常常在做這樣的事情,
尤其是面對「社會新鮮人」或「對投資理財不大了解的客戶」。
或許常常因為說了太多太詳細而錯失了成交機會,
(台灣大部分的投資人往往都比較看重「短期績效」,
而忽略了風險規避的重要」與長期投資的好處」)
但我依然覺得有責任與義務要先幫他們建立正確的觀念。
 
金融市場陷阱真的太多,
對「報紙」跟「雜誌」提供的訊息要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而有時所謂的「專家」其實跟「騙子」沒太大差別,
只是前者的名稱好聽一點罷了
這篇文章的後半部」值得好好讀一下,
或能讓我們在投資理財的路上,
少走了一些冤枉路。
誠摯地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