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音樂中心保衛戰

2012101019:48
 
華人音樂中心保衛戰
馮冠超
最近,當我們對浙江衛視製播的《中國好聲音》的各項數據驚嘆不已之時,倏忽又聞〈江南風格〉躍登英國UK音樂榜冠軍;「陸流」崛起,加上K-pop(韓國流行音樂)熱潮,已經相當程度影響了台灣音樂圈。其中最令人憂慮的是,在兩岸文化角力中,當台灣逐步失去影視、出版等優勢後,我們是否還要失去「全球華語音樂創作中心」這塊最堅實的堡壘?
 
台灣流行音樂長期在華人市場位居翹楚,從鄧麗君到周杰倫,台灣流行音樂史串起一道璀璨長虹,寫下輝煌篇章。去年建國百年,遠見雜誌盤點出台灣「百項世界第一」,高居首位的即是「百分之八十的華語音樂是在台灣創作」。我們試回憶當年的「孫燕姿現象」,一個新加坡歌手,由台灣為其創作詞曲、塑形包裝,進而行銷大中華市場;這套文創策略模式屢創佳績,歷久不衰。
 

據中國官方統計,在大陸KTV點唱歌曲中,每十首就有七首是台灣創作,這二十年,台灣唱片在大陸銷售達數十億張。以上數據令人驕傲,因為其所銷售的,絕不僅僅只是美聲妙樂,更是一份珍貴的台灣價值。
 
台灣的自由氣息,也可使一個音樂才子周杰倫,搭配一個當兵時都隨時把「宋詞」帶在身上閱讀的作詞人方文山,創造出一年數億台幣的文創產值。即使是半退休的熟男樂團「縱貫線」,巡演一年即吸金四十三億元,創下華人演唱會的紀錄。但是,同樣四個人,在台發行唱片只賣兩萬張,產值八百萬,兩者相差五百三十八倍。這說明了過小的台灣母體市場,確是各種產業的罩門。
 
以《中國好聲音》來說,收視人口估達二億人,容納八萬觀眾的決賽會場,黃牛票還可飆到二萬五千元台幣。每集製作費耗資三千七百萬,評審費二千萬人民幣。最後關鍵時刻三分鐘的廣告,可拍賣到五千七百萬元天價。品牌名稱不斷出現在節目播出螢屏的任何可能位置,冠名權也高達三億元。我們無法想像一個所謂社會主義的國家,各項做法竟會比資本主義還資本主義。面對對岸財大氣粗的文化大軍,台灣的困境與挑戰不言可喻。
 
我們更無法想像九○年代金泳三提出的文創政策,可以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開花結果,使韓流成功西吹。而大陸首次針對文化議題作出政策決議(增強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也不過是去年底中共六中全會的事。世事無常,曾在九○年代創造出一百二十三億元流行音樂產值高峰的台灣,究竟該如何因應?明年開播的台版「好聲音」真的能夠扳回一城嗎?
 
台版好聲音將名為《華人好聲音》,對象以台灣、東南亞和北美地區的華人為主,但若要建構國際化的華文音樂平台,就必須海納百川,也同時廣納大陸好手,面向所有華人。但即使如此,單靠台灣市場仍不足以開創「大格局」節目,如何與大陸營造「共同收視」的市場是必要的考量。鬆綁置入性行銷及冠名贊助也勢在必行。此外,強化相關產業的鏈結(如與媒體產業、社群網路科技等達成產業群聚)、增設流行音樂專業課程、導引民間投資、鼓勵國際技術合作等都刻不容緩;當然,政府把整體環境做好、並介入推動,更是責無旁貸之事。
 

流行音樂是台灣文創戰場的最後一道防線,萬萬不可失守。台灣音樂的優勢在於能掌握流行敏感度,及包裝、行銷等軟體層面;但此一優勢也未必長久,由此次《中國好聲音》中選手的敘事包裝、刻意煽情,皆可見製作方的操弄功力;加上阻礙中國流行音樂發展的「唱紅」勢力已倒,台灣的危機不可謂不鉅。總之,流行音樂是台灣文化輸出最重要資產之一,只要國人齊心守護,誰說不能也創造出如韓國江南神曲被點擊三億次的神話與巨大商機?
 
(作者為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所教授)
 
2012-10-08 中國時報
 
小江感想:

這些年來,
台灣沒有好好去運用與發揮本身在華語音樂上的優勢,
反而看著對岸不斷地在這領域慢慢掘起,
真讓人大嘆可惜。
再不好好加油的話,
以後說不定到KTV的時候,
大家都開始大唱起陸製歌曲,
那就叫人不勝唏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