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彥平專欄/量能爭氣 才能挑戰半年線

2012081413:33
 
梁彥平專欄/量能爭氣 才能挑戰半年線
【經濟日報╱梁彥平】
就在台灣7月出口出現年減11.6%的大幅衰退,對政府經建部門年度經濟成長率保2的企圖敲響第一聲警鐘時,才剛挨了政府一記復徵證所稅政策悶棍的股民,卻已順利完成指數重登年線的任務。
 

市場深信,實體經濟慘不忍睹的黯淡數據,終將喚來政府部門的救市政策,利空訊息也就成了各國股市步步高升的階梯,韓國7月出口年減8.8%,韓股本周卻迭創新高,台灣7月出口數據大破底,股價指數若有機會在本月演出穿頭創高的戲碼,似乎也是順著國際金融市場近期流行的邏輯而演出。問題是,萬一實體經濟重蹈一輪無基之彈的虛擬榮景之後,依舊無法有效復甦,投資人就必須隨時為曲終人散後的退路留下逃生梯。
 
美國因參、眾兩院議長達成協議,得以暫時延緩面臨「財政懸崖」的風險,同時就業市場捎來利多,也沖淡歐洲央行(ECB)跳票的負面氛圍,即使製造業指標依舊令人沮喪,但市場高度期待美國聯準會(Fed)終將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並對歐洲穩定機制(ESM)於9月可順利運作寄予厚望,導致歐美股市近期以來表現亮麗。
 
然而,南歐諸國深陷債務危機,各國為得到紓困金而不得不施行的財政支出撙節政策,已使其經濟陷入復甦力道遲緩的困境,歐元區所面對的嚴峻情勢絕不是藉由會議協商或領袖人物聯合喊話就能挽回頹勢,尤其,歐元區在德國反對下,ECB未能立即啟動買債計畫,ESM也仍無法取得銀行執照,股市榮景能否持續仍有變數。
 
其次,
中國實體經濟的生產與消費數據仍在雙雙下降的窘況中,儘管地方政府投資計畫頻頻出台,但新增貸款金額仍呈現下滑走勢。加上全球氣候異常導致農糧價格上揚,CPI數據到第4季仍有可能回升,各國央行祭出降息手段救經濟的機率相對變低,也限制人行藉由寬鬆貨幣政策支持經濟保增長的空間。
 

國際熱錢近期開始轉進印度、南韓與台灣,短期明顯回補原物料與風險性資產,8月至今外資於台股已轉賣為買,加上兩岸在江陳八會中完成了「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及「海關合作協議」的簽署,使市場對台灣金融業進軍對岸市場,以及陸資可望加快來台參股產生偏多想像,激勵台股放量千億,成功完成挑戰年線的任務,若量能仍可逐步擴增,則短線向上挑戰半年線的機會將會大增。
 
不過,
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仍將因歐美需求更趨疲弱而上升,加上新興市場國家成長力道已大不如前,而且台灣出口高度集中的資通訊產業,又因為缺乏創新產品的出貨帶動而受到重度衝擊,因此,台股中長線走勢恐怕仍只能審慎樂觀。
 
(作者是世新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
 
【2012/08/12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