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穩定機制(ESM)創設惟艱 資金充足性仍待商榷

2012071207:41
 
歐洲穩定機制(ESM)創設惟艱 資金充足性仍待商榷
江宇庭 綜合外電報導
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歐洲穩定機制,ESM)—這個用來穩定歐元區的最新手段—對歐洲來說相當地重要;然而,目前它所帶來的問題卻一點也不比它所解決的少。
 

ESM是一個永久性的紓困基金,擁有5000億歐元的最大放款能力,被設計來取代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EFSF)。EFSF是先前為相同目的所設的組織,它支援了對希臘、葡萄牙與愛爾蘭的紓困。
 
有些歐元區的政治人物聲稱EMS將於下周一開始運作,然而,其相關條款卻還尚未經過歐元區內17個政府全部的核准。
 
德國憲法法庭預計將在這周評估ESM的合法性,雖然德國國會在今年早先已通過了議案。而義大利的國會還尚未核准此項條款。
 

ESM是上個月歐盟領袖所宣布計畫的核心,要「打破這個銀行與政府之間的惡性循環」。這次的風暴幾乎要打倒了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之一。
 

但是各國對ESM實際上運作的範圍仍存有歧異,特別是在面臨到可能需要買下政府公債或是對銀行紓困的情況時。另外,ESM是否具有足夠的資金以達成其目標似乎也有待商榷。
 
要避免擠兌風險  歐洲的動作要快
歐元區財政首長所組成的Eurogroup上周一同意了對西班牙銀行的救援條款。這項決議仍需要歐元區內17國國會的同意。然而,Eurogroup的主席Jean-Claude Juncker說他希望300億歐元分期貸款中的首款能在月底就能借出。
 
因為ESM還尚未正式設立,首款將由EFSF提供,Juncker表示。款項將會交予西班牙的銀行紓困基金,也就是說,債務將不是由政府所承擔。
 

令人擔心的是,此案在行經各國國會審議時會遭遇重重的阻礙。在部份財政較為保守的國家裡,一些政治人物也主張要求西班牙政府為此貸款擔保,從而把債務移回馬德里的資產負債表上。
 
「甚至在貸款還沒借出去前,西班牙紓困計畫的可信度就已經受到質疑了」,英國顧問公司Spiro Sovereign Strategy的董事Nicholas Spiro表示。
 
歐元突圍的力量過於薄弱

除了調整銀行的資本之外,EU領導者還在上個月同意賦予ESM更多的彈性去介入主權債券的市場。
 
這樣的目的是為了減低區內各國政府在進行經濟重整時的借款成本。但是,我們或許還得在看上一鎮子才能知道ESM是否具備足夠的能量有效地控制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債市。
 
雖然最終會有上至5000億歐元的貸款額度,ESM不會在第一天就拿到它的「實收」資本。
 

按照協議內容,ESM將會有800億歐元的現金,來自未來幾年各國政府所提供每年160億歐元的分期付款。而剩下的4200億歐元則將是「callable」的,也就是有需要時才會各國政府才會付出。
 
「沒有資金的穩定基金只是胡扯而已」,紐約的研究公司High Frequency Economics的首席經濟學家Carl Weinberg表示。
 
即使以它的全部火力而言,ESM都「悲慘地不足」,Spiro表示。
 

ESM的5000億歐元資金大約等同於西班牙和義大利流通在外債券總額的六分之一而已,他說。「光是要維持住西班牙就已經為難它了,更何況義大利」。
 
更重要的是,ESM很大一部份的資源都已經被分派出去了。
 

ESM最終將接手重整西班牙銀行的責任,這將花費它將近1000億歐元。它也將與IMF一起援助希臘第二次1300億歐元的紓困。而對塞普勒斯的紓困也將抽去50到100億歐元的資金。
 

另一個很大的隱憂是西班牙將會被迫尋求類似於希臘等國的紓困。雖然西班牙政府的負債相對來說較小,令人害怕的是馬德里終會需要替國內的銀行危機付出代價。
 
這將會需要ESM另外的2000億歐元,而這個數字以幾乎等於西班牙在債券市場中所負的債務了。倫敦Berenberg Bank的經濟學家Christian Schulz表示。
 
「肩負著這麼多的責任,ESM很明顯地是太小了」,Schulz表示。
 
然而,無論是政治上或經濟上的原因,ESM 都不太可能再獲得更多的資源。
 

德國,這個歐元區最大、最強盛的國家已不願在放入更多的籌碼了。
 
另外,抬高ESM的上界將會損害到法國這個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的信用評等。而這,反過來,也將會損害到ESM的評等。
 
ESM受限的本質最後帶來的損害很可能還會高於它的益處,Schulz 表示。「如果投資人相信這個基金是不足的,他們將會搶著把自己的西班牙和義大利公債卸給 ESM,從而導致前所未有的大拋售」,他警告。
 

全部看來,分析師表示,歐洲央行(ECB)是唯一有足夠財務力量能重振債市信心的機構。但是,ECB的總裁Mario Draghi已經重複地表明,各國政府應該為解決眼前困境背後的經濟問題的負上最終責任。
 
鉅亨網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