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四分三十三秒

2011090510:00
 

無聲的四分三十三秒

撰文者:郝廣才

史上最偉大的製琴大師,公認是義大利的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他一生大概做了1,100把大、小提琴,如今傳世的有700把。其中最有名的是他1713年的作品,一把血紅色的小提琴—Gibson。現在這把琴歸小提琴名家約夏貝爾(Joshua Bell)所有,價值500萬美元。約夏貝爾是當今最頂尖的小提琴手,一年在世界各地要巡迴演奏200場,票價100美元起跳,場場一票難求。買票去聽音樂會的,不只要欣賞約夏貝爾的琴藝,更想一睹Gibson的紅色風采,聽聽從名琴發出的神妙之音。


2007年1月12日,華盛頓郵報請約夏貝爾做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讓約夏貝爾喬裝成街頭藝人,在華盛頓的地鐵站賣藝。約夏貝爾用Gibson這把天價名琴,在地鐵站拉了6首巴哈最著名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賣力演出45分鐘,結果經過的1,097人中,只有27個人給了賞錢,一共是32塊1毛7分。名琴、名家、名曲,如此黃金組合,可是如果擺在平凡的地點,價值變得如此低微。


一般人還是需要大量的「解釋」,梵谷,沒有人解釋,一生只賣過一張畫;米勒,沒有人解釋,生前幾張畫才能換一雙小孩的鞋;安迪沃荷,他超會解釋,居然用複印機複印的東西,能賣出天價,他真是「天才是九十九分的解釋,一分的努力」!所以你不可以懷疑LV的包包,明明是塑膠假皮做的,為什麼要那麼貴,因為LV要砸下許多錢來做廣告、宣傳、活動、門面……來解釋它的價值。因為它解釋成功,讓大家都懂,所以一般人就能看出你手上提了多少錢,所以你花的錢一點兒都不冤枉,你買的不是包包,而是別人透過包包對你的解釋。人的腦很奇妙,只要給他不同的背景和資訊,對同一個物品就會產生不同的價值感。有個實驗是讓人躺在腦部的掃描機中,然後給他喝紅酒,當你告訴他喝的是便宜的酒,他果然可以挑出許多酒的毛病;然後你告訴他喝的是昂貴的酒,他的腦部馬上像點亮的聖誕樹,不斷的讚美。其實給他喝的是同樣的紅酒,根本沒有不同。可見人透過腦的認知,經由解釋產生不同的感覺。


著名的「偶發藝術家」約翰凱吉(John Cage)搞過一個表演,台下坐滿觀眾,他老兄走到鋼琴前,坐下,抓起琴蓋,不動,過了四分三十三秒,放下琴蓋,起身、鞠躬、下台,全場驚呆。後來他玩更大,指揮交響樂團,拿起指揮棒,一動不動全場靜默了四分三十三秒,觀眾歡雷動……這就是舉世聞名的《4’33”》。約翰凱吉說靈感出自中國山水畫和禪宗,他要創造「留白」。更扯的是這個無聲的樂章你可以上網買,只要1.99美元,就能下載毫無聲音的四分三十三秒,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