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財富機會固化 蓋茨比曲線描繪中國青年現況

2013062100:53
創造財富機會固化 蓋茨比曲線描繪中國青年現況
陶冬
知名分析師陶冬在其最新博客文章中指出,在全球經濟掙扎求復甦之下,中國也開始呈現出相似的問題。在社會結構出現變化、中產階層遭受打擊影響消費與投資、創造財富的機會固化等 3 大因素之下,赤手空拳也能闖出一片天的中國經濟成長趨勢已出現改變。
 
以下是陶冬博客文章全文。
 

這次經濟危機後,歐美的經濟復甦特別困難。在美國,經濟滑入衰退迄今已有21個季度,經濟掙扎了15個季度才浮出水面(恢復到上週期的頂部),目前經濟總體水平,僅較上週期高4%。二次大戰後的8個週期中,經濟一般有3季度即浮出水面,到第21季度,已較上週期的最高位高出20%,連戰後三次最嚴重的衰退,也能在第7季度浮出水面,21季度時較上週期高點上升15%。至於歐洲,衰退更加沉重,復甦尚需時日,恢復經濟元氣、步出財政危機,看來更是遙遙無期。
 

此輪經濟危機,形同金融海嘯,銀行資本金遭到重創。金融機構呈「去中介化」,無法將央行製造的巨額流動性轉介至實體經濟,無疑是經濟復甦緩慢、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銀行與個人去槓桿,政府部門也被逼削減公共開支,令復甦進程雪上加霜。
 
另外一個原因,是人口結構、就業結構、財富結構,出現重大變化,中產階層萎縮,支撐社會穩定的橄欖型社會結構的腹部,隨中產的減少而收縮。
目前全球社會結構上出現三大趨勢。首先,失業嚴重,年輕人在一批國家的失業率高達30-40%,低端就業機會消失了。在相當程度上,這是結構性失業,扯高失業率,打擊消費信心,製造社會矛盾。
 
其次,中產階層蒙受打擊,中產在萎縮。央行量化寬鬆政策,對股市的幫助明顯大過房市。股價高漲,令社會高端的15%的家庭受益,但是70%主要資產為房地產的中產卻得益不多。危機後財富效應的乘數效應,遠低過危機前,根源在股市、房市之間的落差。中產階級收入增長鈍化,直接影響消費,間接影響投資與信貸信心。
 

第三,機會的固化。危機後就業機會少了,創業機會更少了。申請銀行信貸難了,依靠資本市場籌資金也難了。在金融市場投機容易,在實體經濟投資則難於上青天。
 
此類趨勢,不僅在發達國家有,在新興市場國家也有,在中國也是一樣,只不過表現形式略有不同。與危機中的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失業率不高,隨著農民工進城潮進入尾聲,某些行業甚至面臨低端勞動力短缺。不過大學生就職難越來越突出,中國白領階層效率低下,人浮於事,一旦經濟出現較大逆轉,就業市場的壓力可能驟增,甚至不排除類似1997年國企改制後出現的失業潮。
 

中國人的收入增長是有的,但是物價上漲更快,資產通脹更快。中國社會已以無房族、一房族與多房族為標的分化。哪怕收入增長再快,無房族離擁有自己物業的夢想也漸行漸遠。多房族是這輪資產升值的主要得益者,不過身家到底值幾何,恐怕要等套現後才知道。中國中產階層,基本上是一房族。這批人居住無憂,不過實質收入增長有限。
 

從收入分配與收入前景上看,中國經濟目前的最大問題不是失業或房地產,而是機會的固化。年輕人靠自身努力向上爬的機會越來越少,門檻幾乎變得難以踰越,屌絲、憤青成為相當普遍的社會符號。
 

經濟學中,有一個蓋茨比曲線(The Great Gatsby Curve),以在美國家喻戶曉的窮小子蓋茨比奮鬥史命名。蓋茨比為贏得女友芳心而奮力打拚,在經濟、社會的漩渦中掙扎,小有成功但最終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蓋茨比故事因今年的一部電影而受到翻炒,其背景是今日機會的固化。
 
蓋茨比曲線的一條由左向右上升的曲線,X軸為基尼係數,即收入分配均勻度,Y軸為代際流動性,即下一代與上一代相比在經濟社會地位上發生變化的難易程度。
蓋茨比曲線的一個重大理論是,收入越不平均的國家,個人的經濟社會地位越受其父輩地位的影響,子輩擺脫父輩經濟階層向上爬的機會越低。中國在受調查的二十幾個國家中,位居右上角,僅比拉美數國好一點。
 
房地產拉大了中國的基尼係數,如今的貧富懸殊乃共和國歷史之最。人脈、資源成為現在年輕人一步步出頭的必要條件,年輕人的奮鬥史變成「拼爹」史,少了老爸的靠山,個人努力變成無用功,中國的成功機會在固化,由此造成社會的對立、創新力的消失、經濟動力的弱化。
 

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在就業領域的壓力小一點,中產階層的消失慢一些,但是機會的固化更嚴重。這個國度,曾是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機會遍地。上世紀80年代開出租車可以成為萬元戶,90年代下海開工廠可以成為億元戶,平民可以憑膽識、能力與勤奮向上爬,民間的活力帶來國家的活力,國家的活力催生著個人的改變與繁榮,社會由此進步。
 
希望中國的蓋茨比們,能夠靠自己的能力與創意取得成功,沒有父蔭也能成功。
 
陶冬的博客網址:
http://blog.cnyes.com/My/taodong/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