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

2012082413:08
 
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
(來源:財匯資訊)
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
 
自1951年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開始,印度的政要們就進行了實現印度工業化的所有嘗試。然而,
從目前來看,印度似乎更偏愛農業和服務業,而不是制造業。印度會成為下一個制造業大國嗎?這需要時間的檢驗。
 

印度的制造業僅占其GDP總量的15%,遠低於亞洲的正常水平。印度需要龐大的制造業基礎。若沒有制造業基礎,則沒有哪個大國能夠致富,而且其他行業也不能在未來15年內吸收2.5億的適齡勞動力。
 
大眾奔馳的新型工業中心
以印度西部城市浦那為例,它是一個繁榮的工業中心,並贏得了許多全球知名的德國汽車企業的青睞。這裡有一個價值7億美元的大眾工廠,自動裝置發出激光來檢測汽車車架的尺寸,傳送帶在不停地運轉,木質的表面罩用來保護工人的膝蓋。大眾印度公司的老板約翰說道:「這可能是我們在全球最廉價的工廠。」
 
在大眾工廠旁邊的是奔馳工廠,他們都是被這座城市穩定的電力供應和便捷的交通吸引而來的,同時吸引他們的還有那裡一些工程學院和傳統的制造企業。梅賽德斯老板彼特說:「這裡是汽車廠商的聚集地。」
 
這裡同樣有許多小型企業。印度德國商會的祖斌介紹,2008年,在浦那的德國公司僅有130多家,現在已經有262家了。
 
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印度的本地供應商,他們都在浦那這個地方從中獲利。這些外資企業還離不開印度的供貨商,大眾汽車大概3/4的零部件是從本地購買,奔馳的零部件中約有30%—40%是當地生產的。還有一些非生產制造的外資企業,他們通過組裝進口的零部件來逃避印度的關稅。
 
印度的本地企業也是一片繁榮。印度塔塔汽車集團公司在浦那已經有數十年歷史,還有一家組裝路虎汽車的新工廠。銷售額達13億美元的印度汽車輪軸生產商巴拉特鑄造公司,其生產的汽車零部件有70%是用於出口。
 
印度會是下一個中國嗎?
出口已轉移到工程產品,已占到了總額的20%。印度國內的公司已經擅長生產從摩托車到零部件等任何產品,尤其是銷往非洲和中東地區,而且大部分產品已占領市場。一家位於諾伊達的生產電氣設備的印度公司老板阿尼爾古普塔回憶起2002年參觀一家大型中國工廠的情景,「那次經歷對我來說是一次衝擊。」但如今,他的公司已經投入大量資金,並在市場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印度勞工成本日益廉價。一項由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2010年研究報告發現,勞工成本(包括社會保險成本和扣稅)與中國接近,是美國水平的3%。自該數據搜集以來,盧比對人民幣匯率已下跌三分之一,對美元下跌了五分之一,從而使之更加便宜。這些數據僅僅包括了「官方」行業的精英工人,而非熟練工人每天收入僅為4美元。生產力未調整,印度工人成本是相當便宜。
 
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這不能過早的下定論。問題之一是即便建立經濟特區,印度看起來也沒有能力解決一些瓶頸問題。思瓦薩市位於浦那西北方300公裡,它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的一部分,直至1954年才被收回。它已經長期採用減稅措施來吸引工業企業,而且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但那裡到處都是廢棄工廠,最有名的就是與相鄰乾旱省份古吉拉特邦的烈酒貿易。
 
在浦那發生的一切遠比鋼鐵工業更復雜。與大眾在德國的工廠相比,印度工廠屬於勞動密集型,但它仍然更多地依靠計算機而不是工人。如巴拉特鍛造公司等本地企業也開始減少非技術類工人,投資於科技,建立品牌並向海外擴張。其負責人說:「印度專注於技術的公司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商品制造業卻是失敗的,這與中國的情況正好相反……沒有願意建立一個雇傭1萬名員工的工廠。」他希望將公司建成下一個西門子或者通用電氣。
 
這適用於一個模式。即便高端的工業技術迅速發展,在2004—2010年間,印度制造業的工作崗位僅減少到5000萬。大量吸收勞動力的基礎工業在退步,如紡織業和皮革制造業。最終,印度會變得擅長生產商品,但並不是如先輩們想像的方式。來到浦那等工業中心的參觀者會對印度企業和企業家的巨大飛躍感到驚奇。但同時,他們會擔憂印度的下一個十年會是什麼樣的發展結果。或許,那時印度需努力地創造就業崗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