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大戶買好股

2012072908:41
 
跟著大戶買好股
陳春霖

歐債危機又起,台股量能急縮,證所稅案強勢通過利空出盡,短線反彈從籌碼面觀察,跟著法人與中實大戶買好股就對了。
 
七月二十五日立法院臨時會強勢通過證所稅案,被市場喻為利空出盡,法人與大戶可望歸隊,台股短線有機會激盪出一波行情。
 
理周投研部認為,
此波回測七千點有一現象,那就是電子股多檔個股在區間跌深,散戶逢低或套牢攤平加碼買進者不少,融資因而呈現增加;而金融股則剛好相反,個股跌深,融資相對穩定,未見大幅成長。
 
顯然在籌碼相對穩定下,短線大盤指數欲有反彈,會以金融為領頭羊,因此挑股原則首重金融,其次為生技與NAND Flash標的等,跟著法人與大戶買好股,完成資金三角布局,才能達趨吉避凶的操作策略。
 

金融股價跌深 融資不增好標的
首先就融資餘額與股價走勢來看,電子股幾檔指標與權值股的變化,台積電(2330)股價從十八日的七十四.八元跌至二十三日的七十四.四元,融資餘額從二.五萬張增加至二.九萬張;鴻海(2317)股價從十七日的八十八元跌至二十三日的八十五元,融資餘額卻從六.九萬張增加至七.二萬張。
 
反觀金融股,兆豐金(2886)周跌幅○.二二%,融資餘額約增加一千八百張;永豐金(2890)、開發金(2883)與中信金(2891)周跌幅則分別是○.八五%、一.八四%與一.九八%,但融資餘額分別是減少二千六百張、一千一百張與二千三百張
 
且期間三大法人買超兆豐金、開發金、永豐金與中信金等一.八萬張以上,相對在鴻海與台積電則是呈現賣超的情形。
 

法人指出,按照以上數據邏輯推估,散戶族群依舊鍾愛電子股,尤其進入第三季電子旺季,不少投資人在個股跌深後逢低買進,或是為攤平前波套牢籌碼,紛紛加碼進場吸股,導致個股跌深後籌碼混亂。
 
而金融股受到歐債問題持續困擾,全球降息風起影響,一般散戶投資人不敢貿然進場,個股跌深後反而成為法人加碼的標的,籌碼相對穩定,因此短線反彈,金融股漲升贏面會大於電子股。
 

外銷表現差 電子前景堪慮
理周投研部表示,今(二○一二)年一至六月台灣外銷訂單年增率,僅二月是呈現一七%的成長,其他一、三、四與五、六月都是負成長,當然有逐月遞減現象,唯原本預期六月可能由負轉正,無奈還是以負二.六%作收,拖累下半年整體表現。
 
同時期,可以明顯看到外資投入股市總累積淨額儘管仍維持在一千六百億元水位,但曲線是下彎走勢,新台幣匯率近日因而再度貶破三十元,台股單日成交量更因政策開始推動復徵證所稅後,平均僅有五百億元,量能大幅縮減下,不管是法人還是中實大戶,操作現金部位都趨向保守,欲跟著大戶買好股,絕對需留意籌碼面的變化,否則討不到便宜,還可能會大蝕本金。
 

法人、大戶思維或許與一般散戶投資人不同,著眼於高報酬與低風險標的股,欲達這兩項目的又非籌碼穩定無以奏效,因此理周投研部本期推薦金融優於電子。
 
其中,壽險業因有歐債潛在風險,而證券業則因單日交易量遽減下獲利能力堪慮,因此銀行業仍為首選;尤其江陳八會題材,且會前政策利多訊息不斷,再加上上半年整體獲利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短線多檔指標股股價不僅逆勢上漲,量能更持續放大。
 

金融、生技、電子 三角布局
本刊上(六二一)期已經推薦過兆豐金(2886),就其基本面與技術面已多所著墨,不再贅述。另外還有一檔中信金(2891)值得留意,主因法人估其外幣放款年增率可達一五%,且第一季資本部位健全,股價上看二十元。近日技術線型轉強,七月三日爆出七.八四萬張大量,股價直攻十八元,短線十七元支撐不破,上漲機會相當大。
 
理周投研部指出,此波回測七千點反彈,確實可留意金融股外,為達資金配置分散風險需求,生技類股因生技展七月二十六日登場,上市櫃公司參展相當踴躍,估有八萬人次觀展,將創歷年新高。
 

法人認為,生技類股因產業特性使然,本益比原本就較其他產業高,可達二十倍,此波大盤指數回檔修正,類股本益比也順勢下滑至十六~十八倍,生技展可望激勵一波買盤進駐,下半年至明年更有不少生技新兵準備掛牌,預料展覽期間會掀起類股比價效應。
 

另外,固態硬碟(SSD)主要元件NAND Flash傳日本大廠東芝(Toshiba)減產,激勵群聯(8299)股價走強,不過,理周投研部認為,進入第三季,消費性電子尤其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拉貨需求增加,甚至Ultrabook部分機型也採用SSD,群聯為NAND Flash主要供應商,基本面預期轉強,而股價近日隨著大盤回測二二○元低點支撐,觀察其籌碼面,如前所述,融資餘額在其股價跌深時並無大幅增加。
 
西班牙債務風險再度升高,全球股市深陷泥淖,台股下探七千點尋求支撐,外資持續匯進單日達二百餘億元,導致新台幣匯率貶破三十元,代表政府基金進出的官股券商二十三日買股金額達十三億元,顯然是希望周三(二十五日)立法院臨時會順利通過證所稅議案。
 
除上述籌碼面金融股優於電子股外,或許在政策護盤與慶祝法案通過下,多頭資金不買金融股,實在說不過去。
 
理財周刊(6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