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拆未爆彈 全球經濟拉警報

2012061621:44
 
歐洲拆未爆彈 全球經濟拉警報
社論
沒有太大的意外,西班牙終究接受歐元集團千億歐元的紓困;雖然首日亞洲股市以反彈上漲回應,但西班牙的紓困,不是結束,只是開始,而且很可能啟動另一波的歐洲債信危機,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都將再被拖下水。
 
從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各國大都已走出陰霾,全球新興經濟體固然在這幾年經歷了經濟與金融市場的翻揚,一片繁榮狀,即使美國也逐步走向復甦。只有歐洲因主權債信危機而陷入泥沼,數年都無法脫困。接受紓困的國家一個接一個,希臘、愛爾蘭、葡萄牙都已接受紓困,現在則是西班牙。西班牙經濟蕭條,失業率高達廿五%,銀行體系搖搖欲墜,日前西班牙政府才以二百億歐元對國內第三大銀行Bankia注資,等於變相把這家銀行國有化。市場多預料千億元的紓困「是第一次,但不會是最後一次」,西班牙仍未脫離險境,日前國債殖利率已飆破七%,未來前景實在難以樂觀。
 
相較過去幾次,這次又「更不一樣了」;一來,西班牙的經濟規模達一.三兆多美元,遠大於其餘三國二千多到三千多億美元的規模。二來,歐債危機明顯是一個「骨牌效應」的局面,前一個倒了以後,全部壓力就轉到後一個身上。西班牙接受紓困後,下一個大家看的就是義大利─名列七大工業國之列、經濟規模超過二兆美元,是標準的「大到不能倒」。雖然義大利的經濟情勢較西班牙好一點,但金融市場憂心仍在;如果義大利再出問題,歐盟是否「撐」得起,實在令人擔心。在西班牙接受紓困後,義大利十年期公債利率已飆升超過六%,接近七%的「死亡點」。
 
但不論未來發展如何,歐洲陷入衰退已是不爭的事實;歐盟雖然仍在財政緊縮與擴張成長間搖擺,但歐盟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為衰退○.一%,其中占歐盟廿七國GDP達七成的前五大經濟體中,只有英、德維持小幅成長,法國為零成長,義大利與西班牙則為衰退超過一%。歐洲衰頹的經濟,已拖累全球經濟;包括台、韓、大陸等亞洲國家的出口放緩,甚至出現衰退,主因就是對歐洲出口減少之故,各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都不斷向下修正;我國已修正到三.○三%,相較於去年十月預估的四.三八%,已下修超過一個百分點。大陸經濟成長率也面臨「保八」危機,讓官方的「保增長」重新出爐。至於美國,已見火苗的復甦很可能被歐洲危機打斷─或至少是延緩,市場對聯準會推出第三波量化寬鬆(QE3)的預期已升高。
 
觀察歐洲情勢的發展變數仍多、風險仍高,本周即將舉行的希臘國會選舉結果,是否會導致希臘退出歐元區;如果希臘終究要退出歐元區,會是無序的違約還是有序的退出;根據國外法人估算,希臘退出歐元區的代價是一兆歐元,這將會以經濟與市場的全面衰退走跌為代價。而今年以來,包括希臘與西班牙的銀行體系,上千億歐元資金不斷出走流失,實際上已千瘡百孔,如加上希臘違約導致的德、法等大銀行需進行資本重組,必然導致整體經濟陷入嚴重的「去槓桿化」,經濟與金融的緊縮將加遽、加深。這些金融「未爆彈」是否能在爆炸前成功拆解,還是終究會爆出炸毀金融市場?
 
而且,歐洲各國間對該繼續緊縮財政、減少赤字,還是該擴張保增長,兩派意見仍南轅北轍,難有共識。德國倡導的財政聯盟,在政治上有其難行之處;法國、義大利等期望的擴張、保增長,卻因這些國家財政已亮紅燈,實際上到底能做到多少,也大有疑問。因此,對歐洲危機恐怕不能抱持樂觀態度,以為歐元區國家可找出的解決之道,可能還是如過去三年一樣的做法─且戰且走,一定要到另一個危機爆發,才會有另一個對策出現,但卻永遠落後在問題之後。歐洲要復原,最後恐怕仍要相當時日才能逐步彌平多年捅出的爛攤子。
 
對台灣而言,既無能改變、影響歐債危機與國際經濟變局,就只能盡力因應;如果經濟再下滑,企業經營必然更加艱困。政府除了祭出傳統上救經濟的處方,如擴大內需、降稅、紓困、挺企業…外,也該特別注意到國內產業競爭力下降的問題,政府應如何協助企業尋回產業的全球競爭力,是該好好用心思考了。而陷入危機的國家,問題都出在政府揮霍、缺乏財政紀律、國內房地產泡沫,反觀體質最健全的德國,則是厲行嚴格的財政紀律、國內法令制度讓房地產泡沫無從發生,歐洲的模範生與「劣等生」間作為的差異,也值得我國取法借鏡。
 
2012-06-16 中國時報